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未来五年我市将致力于加快改革开放融合发展,强化改革创新、优进优出、引资引智,打造创新创优之城。对此,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推进“四梁八柱性”改革、“招商引智”工程、推进“一区两试点”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为我市发展建言献策。
全面推进“四梁八柱性”改革
【现状分析】
过去五年,我市统筹实施“五单一网”、商事登记等改革,审批提速30%以上。成功争取到36项国家级和省级试点,获评省级“零地”技改审批方式改革示范市。
【报告亮点】
未来五年,我市将以“放管服”改革撬动“十大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五单一网”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专委会制度。完善功能区、乡镇(街道)激励机制。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和临聘人员管理制度。创新征迁安置政策。深化财政国资金融改革。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实施信用瑞安“4321”工程。
【各方声音】
郭雷代表:
这次政府报告折射出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表明这是个积极的信号,说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于进行时,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表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通过各方面努力积累经验,改善政府服务,提高行政效率。通过一系列放管服来改革审批环节,持续“瘦身”,可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开放,减轻企业负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会逐渐清晰。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理解、相信、支持并且监督审批工作,推动审批改革不断发展。同时,政府正确履行职能,在行政审批制度精简改革深化的同时,减少对市场的干预,真正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另外,要强化政策落实,让办事的人心里有个明白帐。
鲍颖委员:
瑞安志愿服务社会氛围浓厚,志愿服务组织活动非常活跃,将公益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给予更多经费支持,将推动瑞安公益事业健康规范化发展。从报告中可以看到,政府关注并肯定当前瑞安公益事业所取得的实效,洞悉公益事业发展的需求。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拓展公益服务领域,增加公益服务品种,扩大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断增强公益事业发展活力,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广覆盖、多层次的公益服务。
全面推进“招商引智”工程
【现状分析】
过去五年,省外回归到位资金从8.9亿元增加到74.6亿元。引入社会资本26.3亿元,获评全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市。
2016年,我市招商引资亮点纷呈。深化瑞商回归工程,推行“招批管”协同机制,引进吾悦广场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个,中科光电项目试投产,四季青服装城开业,人文公园项目落地,实际利用外资3853万美元。
【报告亮点】
未来五年,我市将坚持招引内资外资并举。围绕项目先进性、对地方发展影响力和税收贡献度,突出产业链招商,引导在外瑞商参与技术改造、增资扩股及兼并重组,推动产业、总部、资本回归。强化以民引外、以侨引外,着力招引央企国企、中国500强等龙头企业项目。坚持人才外引内育并重。推进“玉海聚才”计划和“瑞才回归”工程,联动建设瑞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和企业招才信息库,建成浙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挥温职院瑞安学院优势,鼓励龙头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量身定制技能人才;完善人才住房、子女就学等政策,让在瑞人才愿意留下来、在外人才愿意多回来。
【各方声音】
叶序锋代表:
马屿是温州经济模式的缩影,5万多人在外经商,大批人员创业有成,结合马屿小城市培育,提出要把马屿打造成温商集聚的高地。马屿不仅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要谋划建设具有温商集聚总部性质的温商公馆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将全国各地的温商资源集聚到马屿来。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够给予大力支持,作为市里的重点项目来打造,出台相应优惠政策,解决相应的土地指标等问题,做好要素保障。
金松林委员:
从这几年情况来看,中职技能人才供不应求。虽然如今的职业教育相比前几年有了很大进步,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业从事教学的人才太少,一些专业只能临时聘请社会上的一些技能性人才从事教育;学生下车间操作时间不足,远比不上欧美国家,目前仅算是纸上谈兵;职业教育受社会重视远远不够等。2014年,我市成立校企合作联盟,这就为龙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非常好的形式。建议政府对职业教育加大关注和扶持力度,在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方面起主导作用。同时建议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形式为职业教育师生下企业培训买单。
全面推进
“一区两试点”建设
【现状分析】
过去五年,塘下和阁巷产业区列入浙南产业集聚区重点区块,江南物流园区列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2个特色小镇列入温州首批创建名单,创成国家火炬汽车关键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建成电商园4个,温州市级众创空间4家,投用小微园11个、入驻企业213家,完成工业供地3258亩。
【报告亮点】
未来五年,我市将创建全国侨贸电商创新发展示范区,深化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和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建设台商投资创业园。推动瑞安产品高水平走出去。打造综合性外贸服务平台,大力推广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推动瑞安企业开放式发展。支持民营企业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吸纳品牌技术、营销网络等高端要素,实现优进优出。
【各方声音】
肖飞云委员:
瑞安拥有强大的瑞商资源,他们分布在全球各地,从事各行各业,在当地已拥有一定资源。当我2008年到非洲做生意时,还是传统的贸易方式,如今电商逐渐兴起,发展侨贸电商已是大势所趋。而且,瑞安本土中小企业很多,其中很多都已在从事电商贸易,不少企业可以熟练地利用互联网做跨境电商。可见,瑞安发展全国侨贸电商创新发展示范区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如何发展侨贸电商,主要是看如何做好细节工作,特别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吴云委员:
温州如何成为“一带一路”的支点城市,对温州来说是重要的机遇和挑战,瑞安亦是如此。建议将海内外瑞商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瑞商分布广,“一带一路”边贸的国家都有经商;瑞商时间长,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基础好,无论是语言能力还是对国家的认识。同时,要利用广大瑞商做好信息收集,“一带一路”上的每个国家情况都不一样,历史、文化、背景相差很大,市场需求等也不一样。做好瑞商研究,可以做分类格式化的量表信息,发挥瑞商网络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