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如果你家已经纳入瑞安市地质灾害数据库内需要避让搬迁的受威胁对象,你就可以享受安置、补助、奖励等优惠政策了。日前瑞安市出台相关细则,以1亿多元资金护航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搬迁对象可任意选择安置方式,具体安置方式有三种,分别为自主迁移、货币化补助安置,本村安置,异地集中安置。
投入资金1亿多元
3年内基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瑞安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点多面广,全市已查明地址灾害隐患点161处,威胁人口3714人,分布在14个乡镇(街道),大部分集中在高楼和湖岭片。
据了解,瑞安市将全面开展“以避让搬迁为主,搬迁和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完成全市161处地质灾害点综合治理任务。未来三年,计划完成避让搬迁87处,工程治理74处。至2019年底,基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需投入资金1亿多元。
“申报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项目,必须满足符合省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符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经专业资质单位调查确定月报统计为地质灾害隐患点三者条件之一。”瑞安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矿产环境监管所所长孙茂盛表示,避让搬迁安置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安置原则,坚持尊重安置对象意愿、统筹生产和生活便利原则,坚持“村民自力更生为主,政府适当补助为辅”的原则。
孙茂盛表示,瑞安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避让搬迁工作存在任务重、选址落地难、群众搬迁意愿不强等难题,避让搬迁工作成为该行动能否完成的关键所在。因此,瑞安市专门出台了《瑞安市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规定避让搬迁对象、安置方式、扶持政策、奖励办法及其他事项要求。
3种安置方式任你选
鼓励自主迁移、货币化补助安置
《细则》明确指出,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方式采取多种方式综合安置办法,鼓励推行自主迁移、货币化补助安置方式。具体有自主迁移、货币化补助安置,本村安置和异地集中安置三种方式,符合条件的村民可以自主选择。
据介绍,自主迁移、货币化补助安置方式,针对的对象为安置户购买现房的,或者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安置户不需在本地建房安置的,补助标准为15万元/间(原旧房)。
第二种安置方式为本村安置。这种安置方式,按50000元/间(原旧房)标准予以补助,另外会在本村内利用零星空闲地或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的其他土地进行安置,新建宅基地用地面积和住房建筑面积标准按《瑞安市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种安置方式为异地集中安置。这种安置方式实行跨村本乡镇(街道)集中建房安置,按15000元/间(原旧房)标准予以补助。另外以户为单位按人口计算安置面积,一次性予以安置,安置标准为每人30平方米。
据悉,该《细则》出台前,根据我市相关规定,给予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对象拆迁旧房补助,层数在二层及以下的每间给予不超过3万元的补助,三层及以上的每间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补助。
房屋拆除补偿、临时过渡安置补助……
这些“福利”还能享受
“为了帮助困难群众顺利实施避让搬迁和提高搬迁群众的搬迁意愿,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执行拆除原房给予补偿、临时安置给予补助、安置建房(或购房)给予补助,如期完成搬迁给予奖励的政策。”孙茂盛说。
根据《细则》,房屋拆除补偿按房屋建筑面积进行计算,砖混结构的房屋,三层以下落地房(三层)补助350元/每平方米,四层以上落地房(四层)补助380元/每平方米,水平式的补助450元/每平方米;砖木结构的房屋补助标准为220元/每平方米,其他结构的房屋补助标准为150元/每平方米。
避险对象还可享受临时过渡安置补助和奖励。在签订避让搬迁协议一个月内,避让搬迁户自行腾空、拆除原住房及附属设施,经联合验收合格的,可以全额兑现拆房补偿并予以奖励每间1000元。另外,拆除原房后一次性给予每间8000元的临时过渡安置补助。
以搬迁对象拥有一间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的两层砖木结构的房屋为例,若该对象选择自主迁移、货币化补助的安置方式,他将可以获得15万元+80*220元+1000元+8000元=17.66万元的补助。
为了使搬迁群众的长远生产、生活和教育等基础条件不受搬迁而影响,《细则》还为避让搬迁安置对象发放了不少“福利”。《细则》规定,避让搬迁对象的户籍、学籍等按政策纳入迁入地管理,迁入地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鼓励各地金融机构以优惠利率支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户的建房(购房)贷款;当地政府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把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特困户纳入当地的救济、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对符合当地低保条件的搬迁户要做到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