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一个城市经济生活的命脉,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和形象,便捷畅通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品位的基础。2016年,塘下镇改善交通状况,中心路延伸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国泰路建设持续进行、公共自行车二期工程建设完毕、温瑞大道汀田段全线贯通等,塘下的道路网络建设日益完善,市民的出行也更加便利。
多条道路开通、修复,缩短市民出行时间
经常往返于市区和塘下的司机们会有深切感受,去年下半年起,从104国道进入塘下已不再拥堵,节省了很多时间。这得益于温瑞大道汀田段(原名南塘大道汀田段)的全线贯通,市民可直接从104国道拐入温瑞大道汀田段,进入塘下的主街道温瑞大道塘下段。
据了解,温瑞大道瑞安段工程分塘下段和汀田段,塘下段是塘下新区“一心两轴五片”规划的主要发展轴。塘下段长5.8公里,宽5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60公里,途经后朱、上马、邵宅、张宅、赵宅、韩田、花园、双桥8个村和汽摩配产业基地,由镇中心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和市汽摩配产业基地管委会分两段实施建设,于2010年12月底通车。
但是,市民沿着温瑞大道塘下段,从北向南驱车往瑞安市区方向行驶,在塘梅路交叉口,车子得转入塘梅路,经上金路口才能驶入104国道。而温瑞大道汀田段的通车,实现了塘下大道直接连接104国道,大大缩短了塘下镇中心到104国道的距离。
据104国道瑞安段改建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杜忠亮介绍,温瑞大道汀田段长600米,道路设计同样为宽50米,双向6车道,时速每小时60公里,于去年7月份实现全线通车。
“这段道路建成后很少出现拥堵情况,很便捷。”家住塘下的司机黄师傅说。
除了跨界域道路的通车,塘下镇还不断加强镇辖区内乡村道路的建设,疏通村级道路脉络。
在塘下中学前的凤翔路,原先一直是为人诟病的一条道路。凤翔路位于韩田村内,原本是一条水泥道路,坑坑洼洼难以通行,尤其是雨水过后,行驶在道路上宛如坐“过山车”,十分颠簸。该道路位于塘下中学附近,接送孩子的家长为此苦不堪言。
为了解决该路段的通行问题,去年7月份,凤翔路修复工程正式启动。据建设该路段的相关负责人庄飞龙介绍,凤翔路全长1545米,宽10米。目前,道路已建设完成,实现通车,道路两边的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
中心路延伸工程一期开工,打通“东扩”大动脉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塘下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塘下镇委副书记、镇长许道火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其中一项是“东扩西进、南联北融”拉开塘下城市框架。要实现“东扩”的目标,中心路延伸工程的建设至关重要,经过多年谋划,这条打通“东扩”的大动脉,终于于去年开工建设。
去年8月23日,塘下镇中心路延伸工程(西二大街——滨海大道)一期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完工后,将完善塘下镇东西走向的道路网络,将来从塘下镇中心出发到温州龙湾机场,只需20多分钟就可到达。
塘下镇中心路延伸工程,西起西二大街,东至滨海大道,是我市北部组团内重要的交通次干道,同时也是一条东西向贯穿北部组团各片区的发展主轴线。该工程长4.4公里,道路标准路幅宽42米,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每小时50公里,工程总投资12.59亿元,分两期建设。
此次开工建设的环镇东路至滨海大道段,为中心路延伸工程的一期项目,长约2.4公里,项目投资近2亿元,一年左右可建设完成。
塘下新区管委会建设局局长周贤祥介绍,目前从塘下镇中心通往滨海大道的道路仅为一条机耕路,不仅道路狭窄,而且有些路段破损严重,车辆通行困难。要从塘下去龙湾国际机场,市民需走塘永线后再进入滨海大道,而塘永线也有多年的历史,道路并不宽,且车辆拥堵,往往会延长市民通行时间。
此外,塘下中心路延伸工程建成后,可以和国泰路相连接,从而实现104国道和滨海大道的连通,不仅有效缓解镇区内的交通压力,也对塘下汽摩配产业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丁山围垦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中心路延伸段交通设施的完善,更有利于该工程的推进。
公共自行车二期工程完成,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昨日上午,来自湖南株洲的金先生拎着两包行李,坐上三运公司门口的塘下至温州动车南的班车,准备回家过年。
“这班车可以直达温州动车南站,现在回家又方便了不少。”金先生介绍,以前去动车南站没有直达的班车,需要坐塘下至温州的客车到瓯海大道,然后再转乘公交到温州火车南站,不仅麻烦而且耗时长,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而且还带着那么多行李,转车实在不方便。”金先生说。
从去年11月17日起,温州火车南站汽车客运站增开了温州瑞安塘下班线。
“随着塘下至温州火车南站的客流量增多,相关部门单位商议后,从原先塘下至温州的客车中抽调3辆,增设塘下至温州火车南站的班线,方便市民出行。”塘下三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春运的到来,最近还特意增加了3个班车,并把首发时间从原来8:00改为现在的6:00。
而在镇区内短途出行,公共自行车是不错的选择。新坊村村民徐先生要到塘下镇中心时,最喜欢的出行方式便是骑公共自行车。徐先生介绍,新坊村距塘下镇中心约两三公里的路程,这样的距离开车仅需一两分钟,但走路则需要十几分钟,很是尴尬。但从新坊图书馆公共自行车借车点借车骑行,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新坊图书馆公共自行车借车点属于去年10月份完成的公共自行车二期工程的其中一个点。据了解,2014年9月底公共自行车一期工程43个借车点正式投入使用,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由于43个借车点基本分布在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有些地方还没有覆盖。
为解决这一难题,二期工程项目急需启动。去年8月份,借车点的安装工作开始,增设了33个借车点。在地点的选择上,综合了人员密集程度、线路连接、行程距离等多个方面,使市民借还自行车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