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曹村镇各村掀起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热潮,村干部、党员和村民穿上红马甲,深入背街小巷,整治环境乱点。当前,该镇正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这仅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的举措之一。
据了解,曹村镇恢复建制以来,为解决基础设施薄弱、违章建筑多等历史欠账,先后开展美丽曹村建设、全域景观化建设和大拆大整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对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要求,该镇历史违建、背街小巷乱点整治不彻底,且该项工作在温州市排名从11位下滑至28位。为此,该镇直面问题,召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专题推进会,对整治任务再明确、整治责任再细化、整治要求再强调。
针对当前拆违工作中存在的群众不理解和疑虑,该镇发出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最强音:违章建筑没有拆与不拆的问题,只有先拆与后拆的问题,将根据环境整治需求统筹推进,逐步拆除,要求全镇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全面攻坚,打赢这场攻坚战。
拆违组每日出动先拆后建,腾出发展空间
“这儿以前是成排的违建,接下来将新建一个美丽庭院。”曹东村村委会主任林孝存指着村里一处拆后空地说,这两排房屋中间本来有16米宽的空间,村民搭建的附属房和棚屋占用了消防通道,安全隐患大,且影响镇容面貌。前段时间,镇里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拆除违建。“刚开始村民们有抵触情绪,经过多番动员,得知镇里将逐步拆除历史违建,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他们也认可了。”
在拆违工作中,该镇自行加压,扩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区域,将全镇范围内的违章建筑、乱搭乱建全部列为拆除项目,已完成钱马线(许岙——西前)、福乐路两侧建筑的乱搭铁棚,许岙双许路后的违建附属房拆除工作。
“目前正有条不紊地对集镇范围内主次道路的背街进行拆违。”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根据工作安排,拆违组每日出动,有计划有步骤推进,逐步清除历史违建,消除安全隐患,拆出发展空间。
小城镇有大梦想——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小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曹村镇开启了一场在山水间作画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由于集镇区范围大,基础薄弱,加之群众观念陈旧,整治工作任务艰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该镇鼓足干劲,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助推整治工作驶入“快车道”。
据了解,自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来,该镇精心谋划整治建设类项目13个,实施武林路、曹川路、叔远路等道路整治提升工程,今年共拆除违章建筑125处,10492平方米,线路“上改下”整治3.5公里,镇域“颜值”不断刷新。
下一步,该镇将以环境卫生整治月、违章拆除等专项工作为抓手,明确责任分工,抓重点,补短板,洁化、美化、序化整治区域,通过一个月的合力攻坚,拿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曹村答卷。
扫街”2个月449处乱点实行“销号”整治
近期,曹村镇集镇片6个村都收到了一个特殊的电子档案,一张卫星图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字,每个数字对应一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内罗列一处乱点的多张图片。
这份档案是该镇镇治办工作人员耗时2个月收集、整理的。今年8月中旬,工作人员发现乱点整治成效不尽如人意,于是利用午间、傍晚等休息时间,走遍了集镇范围内的每一条大街小巷,用手机拍下了一处处乱点,整理归档,并在各村的卫星图上用数字标注,共计449处。
据了解,曹村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面积约136.43公顷,整治范围北至赵山渡引水渠,南至西隐寺,西侧以山为界,东侧至镇区界线,涉及集镇片曹东、曹南、曹西、曹北、曹平和西前村共6个村,常住人口6800余人。
“分解任务,按图索骥,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该镇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全镇正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各村根据辖区乱点图片已组织村“两委”、党员志愿者和热心村民开展义务清理。
同时,乱点整治实行“销号制”,组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微信工作群,所有乱点图片在群里“亮丑”,公示整治成效,实行一周一排名一通报,并根据排名情况予以奖惩,营造争先创优的整治氛围,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下一步,该镇将组建志愿者劝导队,在群众中开展“头脑风暴”,改变陈旧观念,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深入背街小巷美化“赤膊墙”,装上竹篱笆
设计样式,购置材料,焊接成型,喷上油漆,把一个个大小一致、样式统一的标准鸡舍送到农户家中,组织村“两委”成员和志愿者对村民的私家菜园进行大清扫,看着一处处乱点变得干净、整齐,曹村镇西前村党支部书记林子昌觉得特别满足。
该村虽然位于集镇片,但村民多以务农为生,家门口堆放了不少锄头等农耕用品,饲养的鸡鸭四处飞走,脏乱差的环境大大降低了人居环境品位。
“这是农户几十年的生活习惯,镇里的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劝了很多回,他们依然不清理,我们只能自己动手了。”林子昌说。
看到鸡鸭有了新窝,村干部们把自家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农户不禁感叹:“院子收拾干净,看起来确实舒服了。”
在做足主干道上的“门脸功夫”之后,曹村镇深入背街小巷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于近日启动“赤膊墙”专项治理,计划用一周时间,对集镇范围内的背街小巷进行集中整治,“赤膊墙”统一粉刷,空闲地、菜园子清理后安装统一样式的竹篱笆。
“最近每天下班后和施工方负责人走现场,最终确定了这一符合曹村农耕特色的修复整改方案。”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待工程完工,“赤膊墙”穿上“新衣”,一个个竹篱笆围起了菜园子,农耕用具摆放整齐,将会是一道农耕特色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