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进入第二天,新多我们日常所关心的楼市话题,比如房地产税、加息、调控,有了新的讨论、说法或进展。
华尔街见闻为大家梳理如下:
房地产税:今年没有列入立法安排
在房价调控的背景之下,房地产税曾多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现在,房地产税的出台时间,官方有了最新表态。
3月4日上午,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透露,本届人大常委会把房地产税立法已列入五年立法规划,但今年没有把房地产税法列入立法程序的安排。
这个问题最近比较热,我前两天专门去找了这方面比较权威的信息。
首先,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这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中列出来的,所以本届人大常委会把制定房地产税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规划。当然这部法律涉及面比较广,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是比较多的。
根据我的了解,我们今年没有把房地产税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的安排。
这与最近媒体报道提到的观点一致: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表示,房地产税法草案已经完成,但在2017年出台是很困难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按照中央的部署,应该是在2020年前实施。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也认为,房地产税牵涉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台前一定会依照法律程序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无论怎样出台,绝不会“突然袭击”。
加息:暂时没有必要
春节长假过后,银行房贷继续收紧。不光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二三线也有多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优惠由85折上调至9折。
而本周五,美联储主席耶伦讲话后,高盛认为,三月加息似乎已经板上钉钉。那么,中国会不会加息?
央行副行长易纲称,加息的问题还得以国内考虑为主,以我为主,具体要看经济、物价等方面。“我觉得还得再看一看。”
至于房地产调控,易纲则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观点,强调房地产对民生的重要性,并表示在土地供应、法律、税收和信贷方面综合施策,房地产市场会平稳健康发展。
楼市调控:政府应购置一批房源出租
据中国证券报,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3日表示,房地产市场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基础性机制。但截至目前,只是采取了调控手段,如限购或调整对二套房、三套房的信贷政策,这并非治本之策。国际经验表明,房地产的“根”是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控制土地,通过卖地或开发来获得收入。但在此过程,要明确地方政府需留出足够土地财政收入,用以购置或控制一批房源,用较为平价的价格进行长期出租,支持本地经济发展。
从土地财政来看,李稻葵认为,地方政府一方面控制了土地财政,另一方面却不持有和管理自己的房产,因此房地产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重庆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探索,但它只做了一部分,政府只是在土地供给方面“随行就市”,用土地供给的多寡来控制土地价格。这还不够,地方政府还必须再持有相当一部分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