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历了近2000年的更替,温州全市陆域面积为12065平方公里;根据统计局数据,2017年温州常住人口已经增加到了921.5万人。
城市虽大,但有幸能留在中心的人永远只是少数。买房也是如此,离城市心脏越近的地方,房价越高;能买到房子的人也越少。
离城市中心的距离,成了衡量一个区域价值直观的尺度。但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眼下,距离是可以被人们改变的。
壹|First
无论是一线北上广还是二线杭宁苏,各城市均选择大力投资交通设施,尤其是轨道交通来拉近各城区的距离,通过缩短交通时间从而减少城市各区之间距离感。
今年三月初,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后,杭州地铁总规模多出68公里。
这68公里使得杭州的购房者和投资客足足兴奋了一周,他们翻开地图奋力地找寻,究竟是哪个板块平添了这么一份幸运,而周边又有哪些楼盘可以下手。
人们对轨道交通的狂热赤裸裸的反映在了房价上,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的数据显示,规划轨道交通后,周边楼盘价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
深圳11号线带动松岗站点附近房价上涨700%;上海7、9、11号线使三区的商品住宅均价分别上涨了313.29%、271.90%、228.72%;武汉地铁沿线楼盘价格涨幅近30%......
同一个板块下,人们本能地喜欢靠近轨道交通的楼盘。因为有了轨道后,不仅自己与城市多了一分互动联结,同时也是楼盘溢价的底气所在。
贰|Second
在拉大城市骨架的同时缩短人们的心理距离;在推高地价房价的同时又让购房者心甘情愿掏钱买单......这就是轨道交通的魔力所在,也难怪各地政府都将轨道交通的建设提上了日程。
但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正就《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草案)》广泛征求意见,该草案旨在收紧对申报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城市提出的财政、GDP、人口等硬性指标。同时,严控地方债务,增加了政府债务率指标。
△新旧指标对比
新标准一出,南宁、呼和浩特、包头、昆明、西安、兰州、沈阳等十余城便不再符合申请建设轨道交通的要求。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轨道交通或将越来越稀有,成为一座城市的“奢侈品”。
叁|Third
在其他城市被各种理由“拦下”的时候,温州的轨道交通建设正如火如荼。
温州轻轨线网规划采用“市域铁路S线+大运量系统M线”的双层次网络。其中,市域铁路S线为都市区城镇间快速联系线路;大运量系统M线为中心城内各组团间常规线路。
在3月中旬,市铁办与市铁投集团联合发布消息称,市域铁路S1线目前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轨道已铺设82%以上,将在今年10月1日建成试运行。
△温州市域铁路规划图
到2020年,温州轻轨线网由3条市域铁路S线、3条轨道交通M线组成,线网总规模235.29km,其中市域铁路S线总长度155.26km,轨道交通M线总长度80.03km。
而某些板块,则会随着交通的完善获得巨大收益——例如多条轻轨交汇的浙南科技城。浙南科技城以"生态、智慧、科技"为三大产业发展主题,重点发展激光与光电、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业等产业。
在产业规划上,浙南科技城有先天的优势,而几条轻轨线,轻轻松松地将该板块最后的短板补齐。
△浙南科技城市域铁路规划图
就目前已知的规划中,S1线、S2线、M2线都将贯穿浙南科技城。在版图的西侧,S1还将与M2线形成交汇,形成双轨体系。
当轨道全部联通之后,现在嫌远的郊区已不再遥远,或许那个时候,隔壁县市才称得上郊区。
肆|Fourth
有轨道交通的地方,往往就有TOD的身影。
TOD指的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许多世界顶级的城市都在运用TOD模式,如上海莘庄、香港西九龙,东京新宿和涩谷、上海虹桥等。
如果TOD能配上地铁上盖,那就更完美了。
对于大城市的人来讲,地铁上盖这个词绝对不陌生。杭州钱江新城的来福士、下沙的龙湖天街都属于“地铁上盖”的综合体。
△杭州钱江新城来福士
地铁上盖的开发模式不仅高效便利,而且更是品质生活的标志。位于香港九龙站维多利亚海港旁的香港地标豪宅天玺,是香港最高的综合住宅项目,曾号称“全球单价最贵”的顶层。400平方米的复式单位叫价3亿港元,单价达75万港元/平方米,可谓万众瞩目。
天玺的卖点正是坐落香港地铁线九龙站上盖,即港铁机场快线及地铁东涌线在九龙区唯一的交汇点,在连接国际级商场“圆方”的,同时紧邻规划中的广深港高铁在香港的唯一车站。
因为唯一,所以弥足珍贵。
曾经,地铁上盖对于温州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梦,温州本身轨道交通就寥寥无几,更别说地铁上盖了。庆幸的是,这样的现状马上将会被改写,温州首个地铁上盖的商业、住宅区要诞生了。
与香港天玺一样,S1、M2的交汇点优势,在板块内也是唯一的。
2017年,在轻轨S1、M2线路交汇处,由国内多家500强大房企联手拿下一宗地块。推广名为TOD国际新城(城市展厅已于2018年4月15日在龙湾万达广场开放),未来将打造成高端住宅区。
△项目周边站点示意图
42万方的体量,筑居3000多户,同时引入了万科物业;其中项目自带5万方商业MALL,西侧约11万方文创水岸风情街区,北侧约10万方综合商业体,而这些都是紧邻轻轨的“地铁上盖”项目。
此外,项目周边2公里范围内还坐落着龙湾区实验小学等10所学校;不足1公里处还有温州医科大学附二医院等医疗设施。
在温州传统的市中心,土地资源越来越稀少,房价却一天天上涨。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已经很难在市中心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了。由此,温州各个板块都在提出“新区”、“新中心”的概念。但这也“中心”,那也“中心”,到底哪里才是更好的选择呢?
其实很简单,哪里人口流入大,哪里就更像中心;哪里人口流入质量高,那个“新中心”发展的步伐就迈得大。
在浙南科技城的板块规划中,互联网与科技产业将是重点发展的目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该区域内将汇聚各种高新人才。庞大的人口导入,对于一个板块房价的推动力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流入浙南科技城大量高新人才而言,强大的购买力则会使他们对高端住宅有更大的需求。在该前提下,板块内的高端住宅则显得供应不足,TOD国际新城的入市,正好填补了版块内高端住宅的空白。
△项目周边配套示意图
除了人口的优势,板块内完善的轨道交通以及周边配套,同样使得板块的价值倍增,生活、出行的便利性更无以复加。从国内各个城市的发展经验看,轨道这条汇聚资本的“财富金线”,足以让无数城市的房地产价值成倍增长。
种种利好加持的浙南科技城,今后必然是温州最有潜力的“新中心”。而集高端住宅区、休闲娱乐区、轨道交汇区的TOD国际新城,无疑则是浙南科技城,甚至是整个龙湾区的“新中心”,同时也是购房者和投资者争抢的核心资源。
随着温州“轻轨时代”的到来,谁抓住了轨道资源,无疑就是抓住了未来的种种可能。
来源:温州房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