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1-2035年瑞安市曹村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众征求意见稿) 》发布后,日前,瑞安又发布了关于《瑞安市平阳坑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 的公示公告。该征求意见稿部分内容如下:规划期限2021-2035年。 近期至2025 年, 远期至2035年。规划范围平阳坑镇行政管辖范围,包含8个行政村,分别为塔石村、振新村、塘岙村、篁坑村、联和村、平阳坑村、南山村、东源村,镇域面积24.9平方公里。篁坑村、平阳坑村、南山村、东源村部分用地纳入镇区控制范围内。城镇性质打造木活字主题保护与发展的中国木活字传承特色小镇;打造江山协作、瑞安中西部协同共进的飞云江风光走廊重要节点;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共荣的农文旅融合的宜居镇。战略定位综合各个方面发挥区位、生态、人文等优势,以特色旅游业为主,将旅游潜力向旅游实力转化,推进城镇、产业、生态、社会和谐发展,建设平阳坑镇为集生态人居、休闲农业、文旅服务于一体的山居魅力美镇、农文旅融合共生的的标杆镇。发展规模至2035年,常住入口规模0.9万人左右。城镇常住人口0.3-0.5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构建“一带引领、两翼齐展、山水共荣”镇域空间格局一带引领:围绕沿江发展带串联各发展功能区块。两翼齐展:北翼为生态栖居片,聚焦美丽建设、乡村振兴。南翼为综合发展片,聚焦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山水共荣:衔山萦水,山上打造高山林下古境魅力圈,山下打造东源非遗研学活力圈 ;以镇区公建服务集中区域为*,联动乡村产业组团江边打造集镇综合服务、绿道田园休闲活力圈。构建现代化农业空间格局构建现代化农业空间格局,形成“一心、两片、多点”的农业空间布局。一要注重平台建设以及品牌塑造,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延展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形式,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二要充分因地制宜,江北利用现有江林、浅滩、沙洲等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江南融入木活字文化、索面摄影等文旅优势资源打造农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三是紧跟电商发展步伐,积*适应“互联网+”新趋势,打造平阳坑农业电商服务中心,拓展本土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一核、一轴、一带、两片”城镇结构一核:服务中心一轴:瑞文公路发展轴一带:滨水活力带两片:东部品质生活片和西部产业服务片聚焦产业振兴打造农文旅产业融合的标杆镇优化产业布局:以拥江发展战略为总抓手,以旅游业为主导,形成“农文旅产业融合为主+存量工业经济为辅”的发展模式。最终形成“一条经济发展轴、四大*产业区”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服务水平。综合服务*区:主攻集镇区商圈经济,建设集“游娱购”与沿江观光为一体的瑞安西部滨江景观带;盘活工业用地,转型升级。高山林下康养区:主攻森林康养产业经济,提升改造半岭堂古道,布局中草药等林下经济,打造丰门等三大森林康养基地,实现高山产业绿色发展;同时盘活底大坑红色文化以及包井宫道教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康养的主题产业建设。绿道田园共富区:主攻休闲观光产业经济,推进高速桥下休闲运动场所建设,招引市场主体,入驻温州两家人等基地与开发绿道非遗主题酒店,打造绿道休闲观光田园综合体,全面推进绿道综合开发利用。特色文旅融合区:主攻文旅融合产业经济,结合世界非遗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村、*摄影基地南山索面村等建设,打造活字文化+摄影体验+田园休闲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丰富文化体验、研学游等产业上下游。聚焦乡村振兴描绘美丽平阳坑画卷按“生态、活力、协调、 可持续”的目标引领乡村发展明确乡村分类 落实村庄分类指引。擦亮“木活字印刷之乡”金名片:结合东源非遗木活字的品牌建设,打造活字文化产业集群,丰富非遗文化产业链,带动周边乡村农文旅特色融合发展。以绿道、湿地、飞云江等资源为牵引建设美丽乡村:依托平阳坑湿地公园、飞云江江滩等资源,以现有绿道为抓手,推动乡村休闲观光经济发展,全面推进绿道综合开发利用,以塔石古堡、坳口感恩广场等一批*景观工程为基础,加快驿站建设以及沿线景点挖掘,打造精品游线,实现美丽乡村串点成线,推动沿线美丽乡村产业振兴。建强未来乡村数字化场景:打造“数字旅游”,结合环境整治提升、基础优化治理,有效实现全龄友好高效治理与主客共建共享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