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日从市统计局获悉,2016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783.84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高于温州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GDP同比增长8.6%
“在全省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8.6%的GDP增速,说明我市经济发展维持在一个较快的水平,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宏观环境和局部金融风波的挑战,我市推出一系列强有力举措,转型发展初见成效,“十三五”规划有了良好开端。
据悉,2016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783.84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高于温州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据了解,2015年,我市GDP增速为8.3%,2016年GDP增速相比2015年有小幅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房地产行业表现抢眼。房地产增加值达70.36亿元,同比增长15.5%。据了解,2016年我市房地产公司一改2015年商品房销售低迷状态,呈现大幅增长势头。全市房地产公司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04.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9%,增速比温州市高26.7个百分点,居温州各县市区第3位。华鸿安阳城、中梁瑞祥首府、华鸿瑞安华府、德信铂瑞湾等新楼盘销售火爆,对全市商品房快速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三二一”结构更加巩固 服务业成经济增长主力军
数据显示,分三次产业看,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2.27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38.75亿元,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422.81亿元,同比增长10.5%。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7:45.7:51.6调整到2.8:43.2:53.9。
“三次产业比重的调整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再次增加,这说明三产结构中服务业的主导地位继续得到巩固,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并成为未来我市经济增长、转型与改革的关键所在。”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工业增加值301.37亿元,同比增长7.6%,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对GDP贡献为33.6%。第三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对GDP贡献为62.8%。
据悉,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快速,工业一直是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不过,记者了解到,在“十二五”期间,我市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开始变化,三次产业比例2014年首次从“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占比为2.8:47.7:49.5,实现第三产业在三产占比中首次超过二产的历史性跨越。在2015年,我市三产比例为2.7:45.7:51.6,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71.96亿元,同比增长10.7%,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1.3%,拉动GDP增速5.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