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567759994

促平安民生融合,建民富民享之城

  “要把握瑞安藏富于民的鲜明特征,积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弘扬瑞安人‘义利并举’的精神和勤劳致富的品格,提高富裕程度,办好民生实事,促进社会和谐,让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瑞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回应民生新期待、绘就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蓝图,也是实现“加快融合发展、打造至美瑞安”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让民富还要让民享“福”。过去五年,我市加快民生工程建设,财政民生支出比例连续五年超70%;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建成瑞祥新区和江南新区保障房4501套,全面完成“消除4600”任务,腾空拆除全省单体体量最大D级危房沿江新村团块;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刑事发案数、信访总数、火灾数、交通事故数、安全生产事故数持续下降,四次获得平安县(市)称号。但是,社会事业发展与群众需求仍有差距,公共服务亟待提升;社会维稳压力较大,治理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平安民生融合,打造民富民享之城,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加快平安民生融合发展,打造民富民享之城,必须坚持富民为先,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只有让群众的口袋真正鼓起来,才能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积极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扩大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发挥各地自然生态优势,精准培育来料加工、农村电商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民宿、休闲旅游等美丽经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稳妥推进社保扩面提质,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加快平安民生融合发展,打造民富民享之城,必须坚持共享为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连着民生,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开展多样性的文化服务;实施东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广覆盖、有质量、多元化的普惠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统筹推进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特殊教育等,确保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传承并发展瑞安中医事业,鼓励社区资本建设高端专科医院,积极推动数字卫生、智慧医疗,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健康项目,建设高水平的健康瑞安。

  加快平安民生融合发展,打造民富民享之城,必须坚持和谐为基,切实加强社会治理。要强化系统治理,加快形成“一主多元”的社会治理结构;强化综合治理,积极构建“人防+技防”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群防群治,加强日常监管,着力打破“碎片化”的治理格局;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分线负责、归口办理”的源头化解机制,确保各类矛盾纠纷消化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要强化依法治理,推进省司法体制改革,常态化开展基层法治大宣讲,真正让法治信仰镌刻在全民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是打造至美瑞安的终极目标。全市党员干部必须以此为鲜明的工作导向,通过五年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以过硬的富民成果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


  


对买房有疑问?直接找房产咨询师,量身定制你的个人买房解决方案!

免费咨询电话:13567759994

亲,你尚未登录!请先登录再后评论。登录

推荐文章

本网站转载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服务热线

13567759994

(周一至周日全天)

瑞安房网

瑞安房网

瑞安微房产网

微信公众号:瑞安微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