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违章沙场
拆除堤塘边违建
2016年以来,市水利局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大拆大整”行动,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据初步统计,去年共开展各类水事巡查和执法行动899次,出动人员2787人次,立案查处38件,执法整治成效明显,连续3年获得“全省水利工作综合考核优秀单位”称号,市水政监察大队连续3年获“全省优秀水政监察队伍”称号。
打击涉水违法行为“不手软”
严查涉水违建,加强河岸整治。市水利局围绕“五水共治”和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中心工作,将“三改一拆”、“大拆大整”和“四边三化”等整治行动结合起来,对影响河道行洪、饮用水安全或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涉水违法建筑,依法予以拆除。全年共拆除各类涉水违建22.1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成功拆除群众反映强烈的滨江大道堤塘外历史违章建筑带2.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涉河拆违任务。
严查非法采砂,规范河道秩序。该局联合各乡镇街道对全市砂石加工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根据调查结果,集中力量对飞云江沿岸以及高楼、湖岭片区非法采砂开展专项整治。2016年共开展打击河道非法采砂执法行动136次,其中夜间117次,出动1695人次,查押大型机械、车辆19辆,拆除非法砂石加工场23处。
严查渣土倾倒,维护水体生态。共组织开展夜间和节假日打击建筑渣土(泥浆)入河专项执法行动45次,出动453人次,查扣违法车辆9辆,专项执法和整治成效明显。
加强执法监控管理“全立体”
整合资源,强化监控。市水利局启动“千里眼”、“天罗地网”工程,注重整合资源,与其他部门联动执法、信息共享。针对管理范围广、执法人员不足问题,该局加大科技设备投入,在重点管理区域如非法采砂重灾区湖岭镇的多条溪流岸边,安装15台高清监控摄像头,与公安、市政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保证重点区域监控无死角。
调整策略,高效管理。针对非法采砂和渣土泥浆倾倒行为日趋隐蔽灵活、布置眼线通风报信、流动性强等特点,该局创新突击巡查方法,调整“打非”策略,采取“群众举报+及时出击”、“日常摸底+假日突击”、“白天蹲点+夜晚突袭”、“专项整治+重点拆除”等“游击”形式,高效精准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严查严办,阳光执法。该局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政处罚结果全部及时在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和瑞安水利网公开,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书一律报市法制办备案,确保依法行政和阳光执法。
建设水政执法队伍“高标准”
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每位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解决执法取证难等问题;该局还购置“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提高执法效率;积极开展网上办案和水政巡查移动终端应用,推进水政执法信息化建设。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该局进一步完善水政执法有关巡查、立案、审核、公示、集体讨论等制度,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和执法程序。严格执行案件办理情况登记制,基层站所与监察大队间做好数据共享,实现对案卷及其办案流程全程监管,使办案过程更加规范化、高效化。
加强执法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法律和水政执法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并选派多名业务骨干参加省水政监察总队和温州市水政监察支队的学习培训活动;认真开展水政监察证和行政执法证年审和清理工作,严格新任水政监察员岗前培训和准入关。2016年共有64名干部职工持有水政监察证,58名干部职工持有行政执法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