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雨后的湖岭镇永安社区空气清新。
“我们村以前是1个村,现在成了7个村。”呈店村党支部书记何调龙说。
1个村如何变成7个村?何调龙笑答:也可以说以前是7个村,现在成了1个村,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党组织——“党建联村”。
2015年10月15日,我市第1个党建联村在该社区诞生。
1年多以来,我市先后在湖岭永安社区建立永乐和凤安2个联村党总支,在高楼建立枫岭联村党总支,在马屿建立江桥联村党总支,总共覆盖24个村。
党建联村在瑞安的探索如何?
温州基层首创,破解发展难题
湖岭镇是我市西部山区中心镇,山清水秀,风景怡人,但也因地理位置原因,空壳村、小村、经济薄弱村多,党员流动性大,由此带来的村级组织运转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纷纷暴露出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市部分山区党组织设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市率温州之先在湖岭镇永安社区试点,在产业相似、地域相邻的村与村之间建立联村党总支,突破地域、行政区划、党组织管理界限,构建大党委、大服务、大发展格局。
2015年10月15日,湖岭镇呈店村发挥“引擎”作用,与均路、亦垟、直干、江山炉、白水济、南坑炉等6个村按照“地域相邻、优势互补、强弱联合”联合组建了“区域发展型”永乐联村党总支,开辟了我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
联村党组织建起来了,接下来如何运作?需要的是一整套过去所没有的、但必须规范有序的规章制度,需要的是联村党组织领导下的长效工作机制。
永乐联村党总支设立了“组织联建、办公联署、阵地联用、活动联办、产业联创”等制度,设立统一的便民服务大厅,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把7个村的村干部联合起来办公,每天固定安排村干部轮班,为联村群众集中提供政策咨询、事项办理、矛盾调解等服务。各联建村的行政区划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集体资产产权不变,财务上依然独立建账、独立核算、独立管理。
“我们7个村一起,每月开展联村党总支的主题党课活动,制定联村党总支党员发展规划,建立党员平安志愿者队伍等,从你村、我村变成了咱们村。”何调龙说。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1年多以来,我市将党建工作、项目建设、平安建设、计划生育、村务管理等纳入对联村党总支工作综合考核的范围。为了鼓励联村发展,我市拨付每个联村党总支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比单村增加近50%,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经费向党建联村倾斜。
成为一家人,下活一盘棋
去年底,亦垟村村歌《最美亦垟》参加全国十佳村歌评选,村民廖雪燕等人都是到毗邻的呈店村文化礼堂里排练。“亦垟是个小村,基础设施薄弱,而呈店村党建文化一直有口皆碑,成一家人后,呈店的文化礼堂,自然向亦垟开放。”亦垟村村支书周岩清笑着说,“作为回报”,每逢周末,亦垟村的孝德讲坛也向周边村开放。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何调龙说,“党建联村”前,村与村之间是“各刷锅”“另洗碗”。而今,联村的集体班子抱团发展,定期召开会议、开展村村结对帮扶、外出参观学习等,村级班子的沟通多了,通过党建强村带动党建弱村,村级班子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也提高了。“党建联村”建设让大家成为“一家人”,每逢党员活动日,评选五好家庭等活动,该村村民中心、文化礼堂红火又热闹。
“搭伙过日子”实现资源共享。枫岭联村党组织下属的多个村是典型的空心村,地处偏远山区,村办公楼破损严重,组织党员开展活动难,村民办事难。联村党总支成立后,在原枫岭乡办公楼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不仅能及时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事项办理等服务,还实现了资源共享。
下活一盘棋,谋求共同富裕。湖岭镇均路村因电视剧《温州一家人》而走红,但由于缺少旅游环线和配套设施,导致旅游经济停滞不前。联村党总支发现问题后,在联建的周边呈店村建设自行车绿道、创办侨家大院民宿,打造“温州一家人”旅游精品线,既解决单村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又带动联村其他村的发展。
2016年,永乐联村党总支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以均路村为例,当年游客人数达到上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以上;呈店村实现经济收入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
在联村党总支统一领导下,各联建村利益共同维护,区划上相对独立,权限上并未削弱。制度和规定既给各联建村的干部戴上了“紧箍”,也让他们吃了“定心丸”。各村都说“比一比,看一看,创优争先”。而“龙头”村则更是在“党建联村”工作模式下激发出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那就是要带动各村联手发展,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