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春节坚守岗位的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交通守护神——交警,或是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也可能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的确,他们都是最可敬的人,但还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地为大家“舌尖上的安全”无私奉献着,他们就是今天的主角——动物卫生监督检疫员!
可能大家对“动物卫生监督检疫员”(以下简称检疫员)还很陌生,这正是他们工作性质所导致。人们常用“早出晚归”来形容一个人辛勤工作,但他们却是“晚出早归、日夜颠倒”的一群人。而且他们不像交警、环卫工和医务人员那样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而是每天夜里穿梭在屠宰车间,车间里除了屠工,就剩下待宰的动物。所以大家鲜有机会接触他们的工作,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群值得点赞的人。
动物检疫员系指经动物卫生行政法授权,由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考核批准,取得动物检疫员资格的,在规定的范围内具体从事动物或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的人员。如今人与动物关系日益亲密,动物检疫员的责任愈加重大,他们是动物和人类之间一道安全屏障,保护人类免受动物疾病和病毒的伤害。
定点屠宰场的动物检疫员工作尤为辛苦。比如生猪屠宰场的检疫员,每天下午四五点就要到屠宰场上班,然后开始查验入场生猪。生猪入场时,他们会对该车生猪进行检查,包括是否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数量是否一致、是否佩戴耳标及耳标是否齐全等项目,最重要的是确定生猪数量、证物是否相符。同时,通过临床检查初步判断生猪是否健康无疫,重点检查生猪的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及排泄物状态等。证物相符,且临床检查合格的生猪,方可进入待宰栏待宰。
进入待宰栏的生猪需静养至少6小时,之后检疫员再次对生猪临床检查,并按一定比例采集尿液进行“瘦肉精”检测,合格的准许屠宰。如果发现病变的生猪,及时监督无害化处理。
夜里11点左右,各个屠宰场陆陆续续开始屠宰作业,而这时正是检疫员们一天工作最忙碌时段的开始。他们穿着雨鞋,手持手电筒、刀具和印章,动作麻利的穿梭在悬挂着的“肉林”中。他们动作娴熟,仔细检查每头猪的头部、腰肌、膈肌等部位,观察有无寄生虫;用刀具割开每头猪的淋巴结、肾脏,观察有无病理变化。通过全套检疫程序后,在合格的胴体上加盖检疫合格验讫印章,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屠宰间浓浓的腥臊味、弥漫的水雾气、活畜宰前挣扎的嘶叫声,让人仿佛觉得身处污浊不堪的混沌时空。但就是在这么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检疫员仍然专注地对宰杀的生猪进行详细检查,而且每天都重复着几百次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检疫程序,持续到次日凌晨五六点才结束整天的工作。
每天下午,当大家下班纷纷回家的时候,检疫员们走在去上班的路上;每天夜深,当大家睡下渐入梦乡的时候,检疫员们在雾气笼罩的“肉林”中穿梭;每天天亮,当大家懒洋洋地睁开双眼的时候,一身血汗味的检疫员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回家的路。即使每天都这样,检疫员们还是兢兢业业,用心把关着每一爿流入市场肉品的质量安全。而越是到了春节这样的节假日,市场肉品供应量大增,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检验压力越大,检疫员们甚至牺牲与家人欢聚的美好时光,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有一个信念让他们选择坚定,有一份操守让他们选择奉献,有一股力量让他们钟情于动物卫生事业。正是他们这帮“安全卫士”的敬业奉献,才换来了大家“吃的放心”!